幻灯片-iYUMO|生活志
幻灯片-iYUMO|生活志

芥末传奇

文:陈念萱
图片[1]-芥末传奇-iYUMO|生活志
从小到大,我们总是很习惯地看到黄芥末,就认为是西洋芥末,而吃到绿芥末,便说这是日本人的Wasabi,殊不知,不管黄或绿芥末,老祖宗都在中国,而且这两样都叫芥末的东西,毫无八杆子打得着的亲戚关系,名称跟茴香和荳蔻的情形一样混淆。然仔细想想,这被中文胡乱攀亲的名字,却又有着类似的气味,虽教人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,偏又让人觉出几分道理,尤其是入口之后的熟悉感,若“不”具备生物学上的专业知识,沾亲带故,决不突兀地理所当然。
黄芥末与绿芥末皆源自中国,周朝便已广为食用,前者为芥菜的种籽,后者为又称山葵的山萮菜根或类似萝卜的辣根,两者差异不大,除非同时品尝。一般市面上用的日式芥末是山葵,因此若有人使用辣根,就会被人说是伪芥末,事实上,古人没有这样的分别见,既然都能抑制鱼虾微生物而被认为有杀菌作用,何必有先来后到的真伪之见?
在台湾只有过年才看到的芥菜MustardGreen,富含维生素A、B、C、D,我们称之为年菜,其生长方式较特殊,依照对根、茎、叶与籽的需求而各自选择重点栽培,不似其他植物皆从同株截取。芥菜的茎与叶可制作为榨菜与酸菜,是早年一般家庭最常见的食材。根部为大头菜,即苤蓝又称撇蓝或芜菁,因诸葛亮偶遇发掘储藏容易而用之于大军伙食,又有了别名叫诸葛亮菜。
幼时吃撇蓝,香脆麻辣,但只有天冷才吃得着,平日少见,因此吃起来特别珍惜,又因名字优雅有趣,越加印象深刻,可惜大部分的人都称之为大头菜,顿时杀掉我的浪漫想象,入嘴时也不那么香甜爽口了。名字而已,为何产生如此大的作用力?及至年长,才发现,叫撇蓝时,都会特别讲究刀工地做成味道丰富的小菜,而喊大头菜的,多半三两刀丢锅里熬汤,当天然味精用,捞出锅时,已爷爷不疼姥姥不爱,难怪会给我留下这种偏见。
芥菜籽Mustard Seed,因产区而有白、黄、褐与黑色,仅止于色泽有别,然口感差异不大,有时会以姜黄调色,香港人称为芥辣,跟绿芥末一样过于刺激而对眼睛弱或孕妇皆不宜。
芥菜籽的用法变化较大,有中式(用于凉面凉粉)、美式(快餐快餐酱)、法式葡萄醋芥末(正餐佐酱)、颗粒芥末(肉排佐酱)、蜂蜜芥末(色拉或三明治佐酱)。由于偏爱黄芥末,我不但未受限于各种专属用法,反打开疆界,彷若时尚混搭风地使用各种芥末酱,甚至同时采用黄与绿芥末,调入蜂蜜、坚果与义式酒醋(Balsamic)或水果醋,以及手边有的各种干果切末,用于前菜或甜点,根据需要调整咸甜程度。通常,有了芥末的引子,任何酱料,都会引起餐桌上的赞叹,堪称最佳女配角。
取自于辣根或山葵的Wasabi芥末, 亦被称为绿芥末,味辛辣呛鼻,常用于生冷海鲜类主酱料,而被认为有杀菌作用,其实有根本上的认知错误。
有年难得到高雄,朋友招待吃当红的澎湖海鲜。为了芥末,欣然赴约。我对生鱼片没有那么多的讲究,不像许多热爱者那样如数家珍,一大盆五彩缤纷地端来,我也只当是门面,不太在乎夹哪块比较过瘾,真正的瘾头在那团绿东西上。一筷子下去,第一件事便毫不客气地扫下,往酱油碟里放,兴高采烈地搅拌成黑幽幽的绿泥,才随便夹一片往碟子里“埋”下去,狠狠地翻来覆去地打滚,直到确保裹上厚厚一层绿泥,才往嘴里送。
正在搅合的兴头上,忽见一高个儿大汉打身边过,很不高兴地半呵斥:“我们家的生鱼片是最新鲜的,不需要沾这么多芥末,这对我是种羞辱。而且,芥末没有杀菌的功能。”抬头一看,朋友赶紧介绍:“这是老板,我的多年好友。”我手里更使劲儿地多抹两下,笑咪咪地挑眉答覆:“我吃生鱼片是为了芥末。”
芥末的确有抑制微生物扩张的功能,而让食物保持口感鲜美,但若已成腐肉,这虽呛亦辣的芥末,是无法挽救局势的。
圣经里,耶稣用一粒芥子比喻信念与天国之间的关系,芥子是所有种籽里最小的,落到地里,却长得比任何蔬菜都大,天上的飞鸟都能栖息。这个譬喻始终让我不解,芥子很小,明白,长成很大的芥菜,也能理解,但成为飞鸟可庇荫的“大树”,超想去中东见识一下,芥子长成的树,到底有多大?清朝著名文人李渔曾以自己的“芥子园林”编撰堪称教材的画谱,还成为齐白石的啓蒙老师。画谱中的树林子,看起来的确不小,这更让人困惑了。
这便是芥末有好几种颜色的答案了。像绿芥末来自两种不同的植物,黄芥末的源头更多,是蔬菜同时也是树木的种籽,不是一家人却味道近似,大自然很奇妙吧!这回,洋人的名称跟中文一样,不管三七二十一,全都统称芥末,原因无他,这“群”东西,悉数来自中国。
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0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