幻灯片-iYUMO|生活志
幻灯片-iYUMO|生活志

我的小外甥

@小梅妮卡

我的小外甥今年两岁半,相较于同龄人,开口说话偏晚。

这件事让家里的一些长辈焦虑不已,甚至还在某些短视频的教唆下,想通过藏起他的玩具,拒绝提供零食和回应,用一种将小朋友推至绝境的极端方式逼其发声。

他们丝毫不认为这些手段已近似惩罚,是在拔苗助长,会损伤孩子的情绪和安全感。反倒振振有词地认为,小孩都是这样被逼着快速讲话的,两岁的孩子就该连贯说话了。

还好我姐充满耐心,又足够清醒与冷静。

在通过体检确认不存在生理性问题后,她在增加与小朋友日常对话的引导外,尊重并加入小朋友自成一派的表达体系。

形容大,我的小外甥会伸展双臂,形容小,则会捏紧拇指和食指,想用勺子挖西瓜,他会用手弯成小勺子的模样在嘴边比划,形容一起走,则会用食指和中指贴在一起后,收起其他手指在身前画一条直线。闻到臭味他会抽鼻子,看到不熟悉的食物会先伸手卡在脖子上,和我姐确认是否会卡嗓子。

每一个手势都抽象又形象。我姐不揭晓答案前,我一头雾水,但在揭晓后又觉得无比合理。
我第一次意识到,我对日常的想象力拘束又单调。看似伶牙俐齿的表达一切,不过是对语言程式化的运用,脱离这些,只凭我对万物的观察,绝不足以支撑我用双手表达想法。

大概就是因为尚不能熟练应用语言,小外甥需要不断观察后形成相应的肢体语言,这也让他的联想能力超我百倍。

因为喜欢汽车,他能在许多物件上联想到不同的车标,比如看到“Y”形的纹路,他会一边念着“奔奔”一边在上面画个圆圈,看到圆形和矩形的组合,会咿咿呀呀说出“沃尔沃”……

在这个端午假期,他的语言表达能力突飞猛进。
我合理怀疑是因为前期大量的自我观察与思考,让他对语言和内容的对应有非常自然地内化。他对一草一木,一人一景的理解,都是通过一段时间的细致观察与模仿后,再通过语言生成表达出来,而不是照本宣科模仿大人的表述。

看着小外甥按照自己的时钟,一点点成长和变化,再联想到之前一些长辈们的发言,真的让人心中五味杂陈。

我们当中有太多人是被放在轨道上推着成长的,不会说话就逼着说话,不会读书就逼着读书,没有结婚就逼着结婚,没有产子就催着产子。
就像流水线上的产品,随着履带传送,然后被一道道标准评价与分流。

似乎从出生那刻起,你就要学会按流程长大。
除此之外,个性是累赘的,情绪是多余的,感受是矫情的,安全感是无用的。

我很羡慕小外甥的成长过程,他的个性、情绪与安全感始终都被我姐放在了头等重要的位置,他无需照章办事,也不用随大流的长大。
他有自己小小的成长时钟,保持着最令他舒服与愉悦的节奏,在滴答声中按照自己的意愿抵达该抵达的下一步。

当然我也清楚,这背后需要家长投入更多的精力,更充裕的耐心以及更坚定的内核。能做到这些的家长有多少我不得而知,但做不到的家长却目之所及,多是如此。

只想祝愿世间的小朋友们都能有幸被好好保护。
而已经长大的我们,能在漫长的生活中,再度与自己的时钟重逢,然后分秒皆愉悦,奔向人生的一程又一程。
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2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