幻灯片-iYUMO|生活志
幻灯片-iYUMO|生活志

黯然销魂者,唯吃而已

文/kun

从家回来半个月,每天睡前翻一点,看完了邓云乡的《旧京散记》。邓老是山西人,自幼在北京长大,求学。虽然后半生都是客居江南,但是对北京孜孜念念,未尝忘矣,全是一种游子思乡之意。

书分七辑:京都文脉,茶楼食肆,帝京胜迹,故都风俗,风物相思,红楼杂识,人物风流。其中茶楼食肆自然不用说,全是饮馔之事,而且是七辑里最长的一部分,后面风物相思里,也全是在说吃,红楼杂识也多是和饮馔有关的事,一本书里倒有一半都是在回忆北京的吃。所以这书实在不合适睡前看,看的口水四溢,越看越精神,哪还有瞌睡啊,恨不能翻身下地去,做一碗炸酱面吃了再说。

这种书,一是写给异乡人来看个热闹,再就是象我现在一样去国怀乡,身为游子之后,字字句句读来,都缠绵悱恻。如果把读书时候的表情画下来,就肯定一张饧着眼,咧着嘴,口水将要流还没流下来的傻脸。仔细想想,也确乎如此,人思乡也好,想家也罢,第一件想起来,和想到最多,大约就是食物。书里出现最多的一个词,就是说到某样东西,只想一想也让人”口舌生津”,或是某样美味吃下去无比享受”四体生津”。所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。食物不仅是生活里第一件的大事,而且也是我们的身体对某处生活最直接的记忆。

书里面写过的很多经典名吃,或者大小店面,现在大都不存。少数虽然名字还在,也都改了样子,不仅人非,物也不是旧物了。每到这样的段落,邓老最后总是要说上一句类似,这样的好东西如果能重现街头,该能勾起多少人心里的思念呢;或者,让今天的人也享受到如此美味该有多好,之类的话。每每看到这里,就难免摇头。天祚尚且更替,家国性命常有不保,多少珍宝重器都涂炭去尽了,何况这些口腹小事呢。

可能因为在北京的时代,邓老还只是求学的学生,也不会有很多钱光顾大饭庄,书里写的店面多是些街边小摊小店,或者物美价廉的中档食肆。文字斯文诚挚,写起食物美味来,全是一片赤子之心。让人读起来不仅可以会心莞尔,还有很深的感动。字里行间的东西,都象是活的,在眼前晃过去,恍惚觉得可以扭头追溯而去,看个究竟,尝个新鲜。端的是好文字,又雅致又生动,而最难得的,还是有趣有味。所以一路读过来,就有无限的感慨。
出现最多的感叹,是七七事变之前,北平物价之贱。即便从今天看来也是很好的东西,常常也就卖几分钱。而就算是普通学生,3分5分钱也能吃饱一餐荤素搭配,相当不错的饭食。比如作者当中学生时候,一毛钱的午饭看起来就很奢侈,能吃2个芝麻酱烧饼,加15个烫面蒸饺。这蒸饺的馅儿里,有猪肉口蘑虾仁干菜十分丰盛。而且个个饱满,一咬一包油。要是吃馄饨的话,就更便宜了,5分钱可以吃上一大碗,里面还加一个”窝果儿”(水浮鸡蛋)。
老东安市场里的咖啡店一段,最后讲黎元洪当年做大总统的时候,常单身骑马去东华门附近看个电影,然后到东安市场的国强咖啡座里喝杯咖啡。这国强咖啡也不是什么上流享受,是附近北京大学的学生教师都能来光顾的普通店面而已。这在今人看来真是无法想象的事。莫说大总统,就是保定市一个城区公安局的副局长,派势也是不小的。若是以此思量,民国人物,还真是让人神往。

写北京面食的一篇,里面依次写了炸酱面,麻酱面,打卤面,荞麦面,扒糕等等。直看的我眼泪汪汪的。打卤面这样东西,是北京人百年没有变过的当家饭。日常吃又方便又好吃,生日吃是挑寿,加上几个炒菜就是很好的待客之物。每次回家,第一顿饭都一定是打卤面。”上马饺子下马面”。黄花木耳香菇冬笋海米玉兰片,打上鸡蛋勾上芡,又香又浓的浇在热乎乎的手擀面上,再搭配上新鲜的黄瓜条。只要吃到这个味道,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服帖下来,心里会觉得,啊,是到家了。

后面风物小吃,说到面茶。这样东西,我小时候并没有吃的记忆。原来前门的小吃店里,炸糕切糕爱窝窝驴打滚都是有的,面茶就没有了。印象里磁器口的锦芳清真小吃店还有的卖。一直到大学毕业后的一年,舅舅回北京看病。他是50年代离开北京,文革里就受姥爷的历史问题牵连,从北京到吉林到黑龙江一路越来越远,哈尔滨是呆不住的,下放到大庆一个乡镇小学去当老师。后来虽然恢复了名誉,户口就再也没调回来了。那次回来,他就跟我妈说想喝面茶。其实那时候他已经不怎么吃的下东西了。那是冬天,我妈赶紧吩咐我骑车跑一趟,用保温桶买热的回来给他吃。我因而想,其实失传的东西,没了就是没了,无所谓恢复。这样东西只对从小吃过它的人有意义。人的味觉系统不止是有记忆,而且是甚为顽固的记忆。从小吃惯的美味,永远都是美味。而以后就算挖掘恢复出来,且不说还能不能符实,对于后人,也不过只是多了一样普通的吃食,不值得大惊小怪,甚至吃过就忘,并不会念念于心了。

面茶这一段里,关于面茶摊子的描写,真是让人击节称叹。就象小电影一样,由远而近,有长焦有特写。冬天里的一副走街串巷的担子,虽然是小贩,也衣着干净,雪白的围裙套袖,尤其是用筷子把麻酱拉成丝飞快的淋在面茶上这个手艺,让人心驰神往。类似的手艺也好,口味也好,其实我已经没有见过了,只有偶尔能从老辈人的口里听说一二。民国是个奇妙的时代,贵族有贵族们的斯文,庶民有庶民式的体面。大家都还守着一套属于自己的规矩礼仪。在自己能力可及的范围内,努力的成为一个”人”。这套价值观,我们是早已打破丢掉了,而在其上新的构建,至少以今天看来,确乎无甚可观。

后面写什刹海荷花市场的茶棚。每到了夏天,荷花市场就在河沿兴隆起来。水面上也有很多采藕采莲,摘菱角鸡头的船。到我小时候,北海和什刹海的荷花都还很多,白色的粉色的,一大片一大片的覆盖在水面上。观赏自然不用说是很好的,湖边也还有卖新鲜莲蓬的。现在这些都没有了。没想到的是,按照邓老所说,古籍里写,后海的荷花市场在清代同光年间就很热闹了。不仅是有茶棚可以赏花喝茶,而且有各种摊贩,还有唱戏说书卖艺的人。这可真是让人有点想不到呢。要知道一墙之隔,北海公园那个时候还是宫苑禁地。看来,就算是西太后老佛爷的威赫,也没有禁止百姓在自己的宫墙外面摆摊谋生,或是喝茶听曲。看到这里,难免节外生枝的想一下,一个有底线的时代,总是更有可能有趣一些吧。
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3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