幻灯片-iYUMO|生活志
幻灯片-iYUMO|生活志

运气不好才会得癌?一线工作10年的医生,做了硬核科普

unnamed-file-88

unnamed-file-87

《滚蛋吧,肿瘤君》剧照

与疫情相伴的这两年,

我们愈发认识到身体健康、心态平和的重要。

在这样的氛围之下,

2021下半年出版的《病人家属,请来一下》

一再引发热议,并在豆瓣获得8.4的高分。

这是一本与癌症有关的书,

在平均每分钟有7.5人被确诊癌症的背景下,

读过的人都说:

“太实用了!沉重而有必要。”

“不只是科学之书,也是关怀之书,

是方法之书,也是勇气之书。”

unnamed-file-89

unnamed-file-91

unnamed-file-90

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公布

“2015年中国癌症发病与死亡数据”统计

这本书的作者是王兴,

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,

常年在网上做癌症相关的科普。

在书中,他提供了一系列知识和建议:

没有不良习性,人为什么也会患癌?

基因检测有必要吗?

体检,哪些项目是必选项?

患癌后,选专科医院,还是综合医院?

选旧药,还是新药?

如何让钱发挥最大的作用?

什么时候选择放弃?

unnamed-file-92

王兴在诊室里

不久前,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里,

我们见到了王医生,聊了聊关于癌症治疗

大家最想知道的问题和困惑。

在他看来,面对疾病,

最重要的是学会与家人共同面对。

无论处于何种困境,

我们都该尽量平和地,让自己活好一点。

自述 | 王兴

编辑 | 余璇 责编 |倪楚娇

unnamed-file-93

unnamed-file-94

《病人家属,请来一下》封面我是王兴,1988年出生,目前是一名胸外科主治医师。大概是七八年前,我开始在网络平台上,给人做一些咨询服务。那是一个提供专家意见的平台,有的人聊如何写公众号,有的人聊怎么化妆,而我当时写的话题叫:家里有癌症病人怎么办?设问之后,不少人前来咨询:什么时候应当做胸部低剂量CT?经常胃痛,家里人有胃癌病史,要不要做胃镜?抽血发现肿瘤标记物增高怎么办……在学校,我学习的是医学知识,在医院,我想的是救治方法,而当我一对一深入回答这些提问后,我才意识到,那些真实的困境,大都被隔在了医院院墙之外,无人知晓。从那时候开始,我决定写一本书,以一个医生朋友的视角,给予一个家庭综合性的专业建议和帮助。

unnamed-file-96

我生活那么健康,为什么还会得癌?

“为什么是我?”这是我听得最多的一个问题。其实,癌细胞就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,只不过它是一种变异细胞,拥有无穷的分裂能力,却丧失了分化能力。既不能长成眼睛、皮肤,也不能长成骨骼,它只能一分二、二分四,长成一团瘤子。吸烟、喝酒都有可能加速细胞损伤的进程,但癌症的罪魁祸首还是时间。经过几亿次的复制,基因难免会出错。注重养生,只是没有加速这个过程。正常人的癌症发病率,大概是每年3/1000,这个数字会随着年龄增加,在50—70岁之间达到发病率的高峰。所以癌症它就是一个概率事件,是bad luck(坏运气)。

《小伟》剧照,电影讲述了

一家三口的生活因父亲被查出末期肝癌而改变的故事

癌症会有预警吗?大部分癌症在早期是没有任何症状的。有些家属会哭着说,老爸平时什么毛病都没有,连咳嗽都很少有,怎么就是食管癌晚期呢?食管是可以舒张的管道器官,一般而言,就算堵了30%—50%,食物还能通过,不会有什么症状;等到肿瘤长了一圈,造成梗阻的时候,已经晚了。又或者是,病人在家咳血了才来医院,一检查,肺癌晚期。因此,如果有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,或者大便的颜色变黑、带血,偶尔有腹泻、便秘交替的情况出现,或者是长期的发热,都需要引起注意。另外,任何症状的频率和强度增加,比如咳嗽、腰痛、乏力等症状越来越严重的时候,都建议到医院体检一下。

unnamed-file-95

基因检测有没有必要?癌症是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如果你是正在接受癌症治疗的病人,有一些特殊的癌症,比如乳腺癌、淋巴瘤、肺癌等,靶向治疗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。但是只有癌细胞上面存在相应的基因突变的靶点,靶向治疗才能起效,所以基因检测对这些病人十分有必要。目前身体无恙的人,也可以用基因检测,来评估患癌的风险。如果风险不超过正常的2—3倍,大可不必在意。但如果超过,就需要增加体检的频率和深度。假如检测提示,你患结肠癌的风险比正常人高5倍的话,那你需要从45岁开始,每5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。如果你的家人是45岁患结肠癌的话,你就需要从35岁开始进行肠镜检查。

unnamed-file-98

我妈妈不吸烟,为什么也得肺癌?这些年来,我们发现女性肺癌患者越来越多,她们也不吸烟,这是为什么呢?首先是寿命延长,这是最主要的原因。其次是二手烟,不抽烟的女性的肺,对焦油、尼古丁等有害物质更加敏感。而且它们会附着在沙发、衣物上面,对人体造成持续的损害。第三是厨房油烟。大量数据表明,这也许才是女性患肺癌的重要原因。厨房油烟中含有食物油炸之后的产物,这这其中含有致癌物质。而且且多女性在烹饪时,常常不打开油烟机,因为她们要独自照顾孩子,而油烟机巨大的声响会让她们无法听到孩子的动静。不幸之中的万幸是,虽然女性患肺癌越来越多了,但大多数人得的是腺癌,且多是早期,在切除之后不会恢复或者转移。

unnamed-file-97

专科医院or综合医院?

简单来说,综合医院的科室相对全面,所有疾病都能覆盖。专科医院则专科更加全面,资源高度集中,例如在肿瘤医院里,肿瘤外科、内科、放疗科和中医科都在一起。但人是一个整体,不能头痛医头,脚痛医脚。身体状况总体良好的癌症病人,两类医院都可以选。如果身体情况特殊,患过风湿免疫疾病、肾病,甚至是怀孕当中的癌症病人,应该选择综合医院。里面有心血管科、内科、风湿免疫科、呼吸科、妇产科作为后盾保驾护航。而如果是肿瘤问题很复杂,侵犯较广,或者需要一系列综合治疗的病人,比如化疗、放疗、靶向等,专科医院是首选。

unnamed-file-100

门诊大厅里永远是人头攒动

当地问诊or大城市问诊?对很多人来说,如果不到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看一下,总会觉得遗憾。其实,在肿瘤这个领域,检查报告大多数时候就能说明问题。病人家属可以带着病人的全套资料,包括各种报告、CT片、病理切片等到大城市咨询,而无需带着病人奔波。特别是近两年受疫情的影响,很多人都留在当地治疗,让一些地方医院的治疗水平快速地提升,所以未必看病一定要奔北上广。另外,我们可以选择更好的衔接方式,可能有些手术必须在北上广做,但术后的辅助化疗或者放疗可以在老家完成。尽量减少病人看病时的奔波,免得身心疲乏,出别的问题。

unnamed-file-99

新药or旧药?

比起旧药,新药的性价比相对低。因为越新的药,用的人越少,分摊的单价越高,效果却不一定随着价格的升高而升高,副作用却可能更明显。例如免疫治疗这种比较新的疗法,就有可能导致5%—10%的病人,出现严重的免疫性心肌损伤,甚至出现生命危险。高龄病人,特别是既往有过心肺脑疾病的病人,不一定适合用新药。你可以关心以下几个问题:1.需要用多久?因为有些治疗方案不是最终的方案,几个疗程后需要结合其他疗法,不要等钱花完了,才发现还有第二阶段的治疗,需要更多钱;2.治疗效果最好有多好?有的方案只能维持1—2年;3.平均治疗效果是什么?个体奇迹时有发生,但切勿抱有侥幸心理;4.请医生推荐一些备选方案,这样在和病人沟通的时候,只需要做选择题,而不是判断题。

unnamed-file-101

开胸手术中(王兴供图)

国内就医or海外医疗?海外医疗的确是很多人的选择。但国内外差别到底大不大?我已经连续5年参加了世界肺癌大会,可以明确地说,截止到2020年,来自中国的研究占据了全球的1/3,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声音。从世界角度来说,中国医生是非常擅长做手术的。比如我在的医院,胸外科的年手术量就有1万多台,这个基数是非常大的。如果需要做手术,没有必要去海外就诊。去美国治疗的最重要原因,是有一些新药刚刚研发出来,国内还没有上市,但是通常来说,这些新药的效果如何还是个未知数。所以在赴海外就诊之前,需要咨询病人的意见,避免“客死他乡”的遗憾。海外医疗最有价值的一点,在于获得“第二诊疗意见”,在拿到第一次的诊断结果之后,如果存疑,可以咨询一些海外就诊的中介机构和平台。如果意见和原来一致,则无需出国,如果不一致,再考虑出国。

unnamed-file-102

别冲动,理性选择治疗方案

“我就这么一个爸/妈,必须治。”这是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。事实上,癌症治疗的阵线往往会拉会很长,有些病人要先化疗2个月,然后手术,接着放疗2个月,绝不是筹一笔钱,就能够解决问题的。有次有个肺癌晚期病人,可以用靶向药。当我告诉他的儿子,第一代靶向药虽然能报销也不贵,但第三代靶向药效果稍微好一点时,小伙子很激动,但听到费用大概一个月要三万多,他就沉默了。

unnamed-file-103

父亲生病以后,他已经在三班倒拼命挣钱了,但一个月也就七八千块,和三万还是差得太远。

所以,得癌了就要卖房治病吗?倒不如客观看待自己的家庭状况,作出理性决定。

而且从医生的角度来看,很多时候治疗的边际效用是骤减的,多花很多钱和时间,付出很高的代价,也只能提高5%的有效率。我给大家提供一个公式:

用药程度=药物效果-并发症-价格-家庭负债

如果这个药100%有效,就是100分;并发症的发生率是10%,就是10分;价格是每年20万,要用2年,那就是40分;家庭负债是80万,就是80分;用药程度=100-10-40-80=-30分。低于0分,意味着从家庭的长期发展考虑,眼下也许不适合投资这么大一笔钱。只要是高于0分,就是说明方案可取,可以用这个药。

unnamed-file-104

体检肯花钱,生病少花钱有人说,发达国家的人一生能够多次患癌,而我国的国民通常只能得1次。因为这些国家的体检普查率和意识都非常高,很多病人在患第1次癌的时候能够治愈,才让他们获得“患第2次癌”的机会。目前,中国早期癌症病人的比例不超过15%,绝大多数病人一检查就是晚期。所以,我建议45岁以上的人进行相对全面的体检,这里提供一个项目参考:男性:

血常规、便潜血,甲状腺B超、胸部CT(1—2年)、幽门螺旋杆菌吹气实验(1—2年)、腹部B超、血清SPA,40岁以后每3—5年查胃镜、每5—10年查肠镜。女性:

除以上男性体检的全部项目以外,再增加乳腺B超/钼钯,妇钼钯超、HPV检查和宫颈刷片(每3—5年)。HPV检查和宫颈刷片不需要每年都做,因为宫颈正常的上皮细胞,转变为宫颈癌的癌前病变需要3—5年,再发展成宫颈癌还需要2—5年,加起来约5—10年,因此每3年做一次就够了。

unnamed-file-105

《我不是药神》剧照

适当配置保险,为健康投资现在大家的保险意识提高了。但是我们究竟该花多少钱投在保险上?目前,85%的中国癌症病人,一旦发现疾病,通常都是3期4期,治疗费用平均是20—50万。重疾险,最大的价值就是提供了一笔灵活的重疾补偿。假设你患了癌症,起码在2年康复期内,参加不了过于繁重的工作,也没法正常还贷,所以,配置一个50—80万额度的重疾险,相当于给你把看病和生活的费用都保障了。而医疗险则是解决,自费花多少就报销多少的问题。假设一个30岁的年轻人,每年花300元保费,可以撬动100万的杠杆,如果不幸得了白血病,要做骨髓移植,无论是花60万还是70万,医疗险都可以帮他/她全额报销,再用重疾险来补偿生活,就不会手忙脚乱。

不管怎样,量力而行,不推荐脑子一热买非常高额的保险,要给自己留点余地。

unnamed-file-106

癌症病人的饮食禁忌?术后营养,可以分阶段处理。术后1—4天,主要靠医生来处理营养恢复的问题。术后4—7天,人的消化功能逐渐恢复,开始遵照医嘱进行简单的饮食,摄入营养。术后7天以后,如果手术的恢复一切顺利的话,就可以开始逐步恢复正常饮食了。如果病人做的是消化道手术,比如胃部手术、食管手术、肠道手术的话,需要遵循:饮水—清流食—流食—半流食—逐步正常饮食的步骤。如果是肺部、甲状腺、骨科、前列腺等不经过消化道的手术,直接从流食开始恢复即可。

unnamed-file-107

《我不是药神》剧照

“需要大补”和“不能吃发物”?所谓的“术后伤了元气,需要大补”和“发物千万不能吃”,其实都不可取。“元气”是指术后虚弱,我们需要更多的营养,来帮助伤口的恢复。通过日常的天然食物,就能获得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(糖类)、微生物和矿物质、水、纤维素等。与其让病人吃各种补品、神药,不如提高他的胃口。食物带给我们的享受和感官刺激,是补品不能替代的。目前,科学家已发现许多致癌物,世界卫生组织把它们划分为I类致癌物(如槟榔,发霉花生)和II类致癌物(证据不明确,如烧烤食物)等,这些食物我们可以尽量避免。至于老人们口的“发物”,多指羊肉、胡椒、海鲜类的食物,大都是营养丰富的食品,没有致癌的神奇功效。

unnamed-file-108

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病房走廊里

红色的小对联表达了对病人的美好祝福

如何度过康复期?有些尽心尽力照顾病人的家属会想,自己付出了那么多,他/她为什么还是不开心?其中一个原因正是你做得太多了,没有给病人留下提供价值的机会。以我自己为例:2014年的时候,就在我婚礼的前三四个月,丈母娘查出了胃癌。一开始,我们把她当作一个癌症病人来照顾,在她手术治疗后衣来伸手、饭来张口,可她始终眉头紧锁。她真正快乐起来,是我们拜托她帮忙带孩子以后,尽管身体状况大不如前,但在带孩子的过程中,找到了自己的价值,精神和心态都好了很多。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位律师。当时他40岁不到,得了肺癌,做了手术。他自己想回去工作,选不像以前那样昼夜颠倒的岗位。但只要在职场,就必定会有压力,他的家人希望,他先在家休息一两年,再找个体制内安稳的工作。他觉得如果真选择第二条路,就意味着向人生低头,如果癌症最终没能打垮他,他可能会后悔当初的决定。

unnamed-file-110

作为一个朋友,我很坚定地告诉他,你应该继续原来的工作。从医生的视角来看,得不得肺癌和工作关系不大。压力、焦虑、熬夜与致癌之间关系有多密切,从证据级别上,至少远远小于吸烟和饮酒。压力不应当是你一票否决工作的理由。我会鼓励癌症病人,在康复期尽可能地恢复工作,因为在这个时期,他们容易持续陷入一种恐惧中,一有风吹草动,第一反应就是“我是不是复发了”,每一次复查都需要下很大的决心。但如果恢复了日常生活,每天他都能充实度过,他就有力量去对抗恐惧。如果疾病能够在一段时间内良好治愈的,如甲状腺癌、淋巴瘤以及早期胃癌、肺癌等,建议尽量让单位为你保留岗位,比如和直属领导沟通能否在家办公。

unnamed-file-111

《滚蛋吧,肿瘤君》剧照

什么时候选择放弃?我曾经和一位“人生赢家”聊过一次,大叔50岁出头,晚期结肠癌,陪伴他的妻子才20多岁。他说,最难过的事情不是这辈子挣了钱没花完,也不是娶了年轻太太遭人指指点点,他说最无奈的事情,是不知道自己的终点在哪里。“就好像我坐在一艘小船上,有人告诉我前方有个瀑布,且已经不可能上岸了,但我不知道这个瀑布到底有多远,如果还有10秒钟,我抬头看看天空,然后躺到闭上眼睛就好了;如果还有10个小时,我可以先吃块面包,别饿着,再想想自己心爱的姑娘。”到底什么时候选择放弃,真的太难了!癌症病人,特别是晚期癌症病人,他们不接受自己的死亡,抑郁、愤怒、焦虑、恐惧,全都是人类最正常的反应。我们要了解病人的意愿是什么。比如他们并不认为衣来伸手、饭来张口就是最好的生活,他认为最好的生活是自己能上厕所。

unnamed-file-109

作为家属,我们可以分阶段逐渐接受死亡这件事。首先就是放弃治愈的希望,接受几年内死亡的现实;第二步是放弃有创的对症治疗,接受1年内死亡的现实。等到了弥留之际,这个过程越短越好。有一位病人曾这样告别积极治疗,他对自己的子女说:“我不想去尝试下一个方案了,我们用这个钱去旅行吧。”4位老人、小两口加2个孩子,一家人去日本玩了10天,在海滩上留下了动人的合影。

就像阿图医生写的:接受个人的必死性、清楚了解医学的局限性和可能性,这是一个过程,而不是一种顿悟,只有不去努力活得更长,才能够活得更长。
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0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