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
整个人懈怠下来,每天看十几个小时的动漫睡几个小时的觉,昏天黑地。整个人就像松了发条的玩具火车,顿然停滞了下来。
这样的日日夜夜,很有罪恶感。
还好有接下来的新年做挡箭牌,不然真的要切腹谢罪了。
收到红内内以后我开始意识到我真的就24岁了,开始有不敌岁月的错觉,首先是皮肤,然后是精力还有健康,通通觉得不如当年。
真的老了,连长相都变得百感交集了。
似乎是个很不祥的本命年,挂彩不断,健康还有情绪都不好,相互影响。表现在脸上就是倦怠和心不在焉。
常常会突然之间冒出一两个诸如安稳下来好好工作之类的奇怪念头。仿佛力气老得没了,渴望干了,整个人倒塌了。忘记了那句 I am the queens of the road,找到了多年以来祈求的平静。
二、
最近一段时间没有写任何东西。一直以来,我的日记里充斥的全是安妮宝贝式的情感描写,这些语言描述过于夸大自己的感受而不够客观,回过头来看,尽是些让人觉得痛苦的情绪。而抛去这些东西,我发现我什么都写不出来,所谓的情绪都是转瞬即逝的,其间的真相无非那一个词:无病呻吟。(请原谅我前面一大段的无病呻吟)
《恶童日记》里面这段话生生地把我敲醒了:
“举个例子来说吧!我们不能写“外婆像个巫婆”,却可以写“大伙儿都叫她老巫婆”。另外我们不能写“大城市很美”,因为也许我们认为大城市很美,而别人却不这么认为。
同样,假如我们写“传令兵很和善”的话,这并不一定是真的,因为传令兵很可能还有我们所不知道的狠恶的一面。所以对于他,我们简单地写着“传令兵递给我们两条毯子”。
此外我们还写“我们吃了很多的核桃”,这并非表示“我们喜欢核桃”,因为“喜欢”这个字眼并不明确,而且不够简明、客观,就如同“喜欢核桃”和“喜欢我们的母亲”是两回事:前者意味着令人愉悦的口感,而后者则是一种感觉。
表达情绪的字眼太含糊不清,所以最好避免使用这样的字,而尽量去作事物、人物、自我的描写,也就是忠实地描绘事实。”
《恶童日记》是近年来我感触最深的一本小说。小时候我也像他们一样做过同样的练习:练习不动,练习不说话,练习不吃饭,蒙上眼睛去体会盲人的感受,塞上耳朵去体验聋子的感觉,练习痛苦,掐死小猫去体验死亡……毫无疑问,这样的练习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无情。这种无情不是对所有人都大好的那种无情,是真正的对一切无动于衷,无论是对于痛苦、宠物的死亡或是亲人朋友的关爱。虽然没有那样一个双胞胎的兄弟姐妹,但是也是从那时候开始,我无时不刻都能感受到一双眼睛在不远的高处俯视我,像是神一样存在的目光,不带任何感情。他在我犹疑时讥讽,哭泣时嘲笑。他也让我在暗夜不觉害怕,独自不觉孤单。无论何时,都让我有种恍如隔世,身在其外的感觉。
欧美的电影和连续剧中时常将此解释为儿童的情感诉求。大概是说,孤单的小孩会虚构一个不存在的人物,将其视为伙伴并与其交流。但是我觉得这是一种全然不同的感受。
仿佛,灵魂脱壳。
三、
亲爱的叶子,生日快乐。
亲们,新年快乐。
暂无评论内容